你好 2020
2009.12.31。陕西西安。临近毕业。
我一个人坐在宿舍发呆。仓促地结束了找工作奔波的日子,找了一家师兄曾经实习过的公司作为落脚点奔向传说中的魔都。面对即将离开校园开始工作的新生活无限迷茫。交大师兄师姐出过一部校园剧《我的黄金年代》里有句台词:“我的黄金年代就此结束了”。当时我似乎也曾感慨,憧憬了十多年的“大学生”的身份结束得如此之快,爸妈送我报道仿佛就是昨天。
2019.12.31。上海普陀。已然失业。
在这个“落脚点”一待就是十年时间。换过三次岗,测试、支持、开发。从边缘小角色,到出差第一线,再到项目核心开发人员。工作起来时间过得是如此快,一个月好像就没几天,一晃又是年底、春节。
那么呆了这么久,为何要离开?
我承认这个选择上有一些感性的成分,有一点冲动。人生不存在上帝视角,我仅仅从我的视角做判断。
很简单:公司经营思路的调整,具体到我所在的部门,开始从产品研发转变为工程导向,换句话说以前呆在办公室写代码,现在要对工程客户提供贴身服务,提供解决方案(甚至完成实施),能外包的外包。听起来是很美好,冲着解决问题去的,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。
一方面提供出去的软件产品正在经历大规模的重构、移植甚至是重做。与此同时项目团队必须安排大量人手出差。这导致项目过程极为精简,在缺乏设计、沟通的情况下很多时候需要拍脑袋决定,测试环节也是一省再省,等到进行到一般甚至发布给用户后再返工调整,自然而然加班是不可避免。我开玩笑说用加班修正加班产生的错误。
另一方面内部过分强调“必须”使用某些技术、工具。这些决策是没有商量余地的,属于政治上的邀功,以至于两个月后发现瓶颈不得不变更方案,团队老大不得不承认“现在领导这么开明,也没强迫大家必须使用 xxx 技术…”。我是相信没有银弹的,什么情况下使用什么方案理应是一个需要设计和论证的事情。如此现象不胜枚举。
这是我第一次体会到强烈的离开的意愿,迷茫的项目方向、变味的文化和做事的态度,都让我无所适从。团队老大 D 可能是处于安慰性质地表态,“(交付给现场的软件产品)遇到问题不要怕,能够体现大家的工作量”。自动化综合监控领域的软件产品抱有这样的态度,我不能接受,远有切尔诺贝利,近有若干事件,这样的教训还少么。我拒绝了老员工给我抛出的去其他组工作的橄榄枝,因为我们组只是大环境下的一个缩影,别的组做事的态度恐怕差别没有多大。
接下来做什么?
打算做一段时间自由职业,休息调整一下再准备工作。目前所计划的大概有这样一些:
- 看书。有的书跟随我从西安回到老家,又来到上海辗转多个住所,经历过实际工作再捡起来读,或许会更有感悟。
- 看源码,比如 OpenJDK,dotnet core,quickjs。结合看书来看源码实现,了解过去几年所使用的工具背后的知识,了解实现细节才能在使用(和面试)的时候游刃有余。
- 刷 leetcode。年中的那段时间刷得比较多,之后又因为种种事情给耽搁了。短暂的经历依然留下了深刻的痕迹,特别是在边缘条件没处理好、总是通不过的时候。继而在前阵子交接工作评审自己代码的时候,能够以另一种视角思考。
- 捡起 bmybbs 的维护工作。虽说站点早就半死不活,然而这时一个 1) 我使用了多年的软件产品,给我留下了很多美好回忆,2) 这是一个有很久历史的项目,很多实现落后于语法标准以及工程化方式,3) 代码量说大不大、说小不小,里面有很多算法,都是别人实现的,然而文档工作几乎为0。以上这些很可能是我下一个项目所遇到的,因此这也是一个检验我在工作多年后到底能多快适应、上手另一个项目。目前看起来有这些方面我是能优先处理的:工程化、工具链的配置、粗略文档化、缺陷修复,以及拖了很多年的 Web API 和新 web。
- 给自己安排一些旅游,短途的长途的,国内的国外的。多认识认识不同的人,参加不同的活动。
- 以及规律的生活方式,就和正常上班一样。
以上这些碎碎念,既是给自己过去的十年一个小结和交代,也是给自己新的一年立下 flag。拿一句话祝福自己:2020, the next level play!